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胸腔积液怎么处理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胸腔积液怎么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胸腔积液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液、药物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处理。胸腔积液通常由心力衰竭、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

1、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穿刺抽液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中大量积液。操作需在超声定位下进行,抽液量一次不超过1000毫升以避免复张性肺水肿。抽液后可注入药物如尿激酶防治粘连,结核性积液需送检明确病原学诊断。

2、药物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恶性积液可胸腔注射顺铂注射液控制进展。心力衰竭患者需用呋塞米片利尿,感染性积液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3、胸腔闭式引流

对于反复出现的恶性胸腔积液或脓胸,需留置引流管持续排液。引流期间每日记录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突然减少需警惕管腔堵塞。脓胸患者可经引流管冲洗脓腔,必要时注射注射用阿米卡星控制感染。

4、手术治疗

慢性结核性脓胸或纤维胸需行胸膜剥脱术,恶性积液可实施胸膜固定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创伤小,能同时进行活检和治疗。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不张。

5、营养支持

低蛋白血症患者应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优质蛋白,可选择鱼肉、鸡蛋白、乳清蛋白粉。限制钠盐摄入在每日3克以内,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烹调。补充维生素C片促进胸膜修复,必要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患者应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结核患者需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建议每2-3个月复查胸部CT。出现发热、胸痛加重或再次气促时需及时复诊,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胸膜摩擦出血。饮食宜少量多餐,保证每日热量在25-30千卡/公斤体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心肌梗塞会影响肾功能吗

急性心肌梗塞可能会影响肾功能。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引发肾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与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肾脏作为高灌注器官,对血流变化极为敏感。心肌梗塞后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心肌梗塞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心肌梗塞患者常需要使用造影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剂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发造影剂肾病。

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此时肾脏灌注严重不足,可能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心肌梗塞后并发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肾脏栓塞性病变。长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心肾综合征,肾功能持续恶化。高龄、既往有慢性肾脏病基础、糖尿病等患者,心肌梗塞后更易出现肾功能损害。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密切监测尿量、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控制液体出入量平衡,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恢复期适当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肾功能。出现明显肾功能损害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