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几种不会尿毒的肾病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几种不会尿毒的肾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燕
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不会发展为尿毒症的肾病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性肾病,这些疾病在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进展为尿毒症。预防尿毒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特征是免疫球蛋白A在肾小球沉积。遗传因素、感染和环境因素可能诱发该病。治疗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可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用于控制炎症。饮食上,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
2、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特征的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和药物可能诱发该病。治疗上,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可控制病情。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可预防血栓形成。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3、微小病变性肾病多见于儿童,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征。感染、过敏和药物可能诱发该病。治疗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首选药物,可快速缓解症状。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用于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者。饮食上,保持均衡营养,避免高盐高糖食物。
定期监测肾功能、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肾毒性药物是预防尿毒症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确诊的肾病患者,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充足睡眠,也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管理,这些肾病通常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道灼热感是什么问题

尿道灼热感可通过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缓解。尿道灼热感通常由尿道感染、尿道结石、尿道损伤、性传播疾病、尿道异物等原因引起。 1、尿道感染:尿道感染可能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尿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道灼热、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可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500mg/次,每日一次、头孢克肟胶囊200mg/次,每日两次等,同时多喝水促进排尿。 2、尿道结石:尿道结石可能与尿液浓缩、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道灼热、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治疗可通过多喝水、口服排石药物如尿石通颗粒10g/次,每日三次等,必要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3、尿道损伤:尿道损伤可能与外伤、导尿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道灼热、疼痛、血尿等症状。治疗需避免剧烈运动,口服消炎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严重时需进行尿道修复手术。 4、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可能与不洁性行为、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道灼热、分泌物增多、瘙痒等症状。治疗可口服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1g/次,每日一次、多西环素片100mg/次,每日两次等,同时避免性行为。 5、尿道异物:尿道异物可能与异物插入、尿道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道灼热、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治疗需及时就医,通过尿道镜检查取出异物,必要时进行尿道扩张术。 尿道灼热感的护理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促进排尿,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身体免疫力。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