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15岁甲状腺功能减退正常吗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15岁甲状腺功能减退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15岁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属于异常情况,可能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桥本甲状腺炎、碘缺乏等因素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有生长发育迟缓、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体重异常增加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部分患儿因甲状腺发育不全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先天性甲减,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落后、骨骼生长延迟等症状。需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如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加衡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2、桥本甲状腺炎

青少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常伴随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激素水平,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

3、碘缺乏

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表现为颈部增粗、学习能力下降。可通过食用加碘盐、海带等补充碘元素,重度缺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剂治疗。

4、药物或放射因素

颈部放射治疗或服用锂制剂等药物可能损伤甲状腺功能。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补充甲状腺激素。

5、垂体病变

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可能引发中枢性甲减,需通过头颅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同时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青少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日常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避免过量食用卷心菜等致甲状腺肿食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曲线、学习状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内分泌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糖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吃糖多了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并非直接导致糖尿病。糖尿病通常由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引起。吃糖过多可能间接促进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病风险。预防糖尿病可通过控制糖分摄入、保持健康体重、规律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实现。 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 2、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风险。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肥胖问题: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并结合规律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体重,减少患病风险。 4、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饮食中过多摄入精制糖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重胰岛素抵抗。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以稳定血糖水平。 5、饮食结构: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能量过剩,促进肥胖和代谢紊乱。日常饮食中应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避免含糖饮料和甜点,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水果、蔬菜和坚果。 预防糖尿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每日饮食中控制糖分摄入,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也有助于维持代谢健康。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应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