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烧伤外科 > 烧伤感染

活体肺移植是什么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活体肺移植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活体肺移植是指从健康供体(通常为亲属)身上切除部分肺叶移植给受者的手术方式,适用于终末期肺病患者。活体肺移植主要有供体评估、手术规划、肺叶切除、受体移植、术后监护等关键步骤,需严格匹配血型、组织相容性等因素。

1、供体评估

供体需接受全面医学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胸部CT、血气分析等,确保捐献后剩余肺组织能满足自身需求。供体年龄通常限制在18-55岁,无吸烟史、慢性肺病或传染性疾病,心理评估确认自愿捐献意愿。评估过程需排除隐匿性肺部病变,避免术后供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

2、手术规划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精确测算供体肺叶体积,确保移植肺叶能满足受体最低功能需求。手术多采用胸腔镜辅助微创技术,优先选择右下叶或左下叶作为捐献部位。需制定应急预案应对术中出血、支气管吻合困难等状况,麻醉方案需兼顾供受体双方安全。

3、肺叶切除

供体手术需精细分离肺门结构,保留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完整。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实质,支气管残端需用可吸收缝线加固。术中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切除后立即灌注保存液,低温运输至受体手术室,缺血时间应控制在4-6小时内。

4、受体移植

受体需先切除病变肺叶,修整支气管和血管吻合口。按支气管-动脉-静脉顺序进行显微吻合,使用不可吸收缝线防止术后狭窄。移植后测试肺叶膨胀度和血流灌注,放置胸腔引流管。术中需维持低浓度吸氧,避免再灌注损伤。

5、术后监护

受体转入重症监护室,持续监测氧合指数和肺动脉压力。早期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定期支气管镜检查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康复期需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供体术后2-3周可恢复日常活动。

活体肺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肺功能和胸部CT。受体应避免接触感染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代谢。供受体双方均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面部松弛脂肪填充好吗

面部松弛脂肪填充通常是可行的,但效果因人而异。脂肪填充可以改善面部松弛、凹陷等问题,同时还能增加皮肤弹性。脂肪填充主要适用于面部轻度松弛、脂肪流失等情况,对于严重松弛可能效果有限。脂肪填充后可能出现肿胀、淤青等短期反应,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脂肪吸收不均、结节等问题。

脂肪填充适用于面部轻度松弛或凹陷的人群。脂肪填充通过抽取自身脂肪,经过处理后注射到面部松弛部位,能够补充流失的脂肪组织,改善面部轮廓。脂肪填充效果相对自然,且由于使用自身脂肪,排斥反应较少。脂肪填充后需要1-3个月才能看到最终效果,期间可能出现肿胀、淤青等反应,通常会在2-4周内逐渐消退。脂肪填充后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环境等,以免影响脂肪存活率。

脂肪填充对于严重面部松弛效果可能不理想。严重松弛通常伴随皮肤弹性显著下降、筋膜层松弛等问题,单纯脂肪填充难以有效改善。严重松弛可能需要结合线雕、拉皮等手术方式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脂肪填充后可能出现脂肪吸收不均、结节等问题,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脂肪填充后需要定期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脂肪填充后需要注意保持面部清洁,避免挤压、按摩填充部位。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环境,以免影响脂肪存活。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有助于脂肪存活和伤口愈合。如果出现持续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脂肪填充效果因人而异,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