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言语识别困难、耳闷胀感等症状,按病情发展可分为早期听觉敏感度降低、进展期高频听力丧失、终末期全频段听力障碍。
1、听力下降早期多表现为对细小声音不敏感,如难以听清耳语或高频鸟鸣,常需调高电子设备音量,可能与内耳毛细胞损伤有关。
2、耳鸣约60%患者伴随蝉鸣样或嗡嗡声耳鸣,在安静环境尤为明显,通常由耳蜗神经异常放电或内淋巴液失衡引发。
3、言语识别困难进展期出现对话理解障碍,尤其在嘈杂环境中,表现为能听见声音但分辨不清词义,与耳蜗频率解析功能受损相关。
4、耳闷胀感部分患者自觉耳部堵塞感,类似乘飞机时的耳压异常,可能因内耳血管痉挛或内淋巴积水导致。
建议避免长期接触噪音,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突发听力下降需在72小时内尽早就医,可考虑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
牙齿封入失活剂后疼痛可能由药物刺激、牙髓压力升高、炎症反应、个体敏感度差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口服镇痛药、避免患侧咀嚼、及时复诊等方式缓解。
1. 药物刺激失活剂中的多聚甲醛等成分直接作用于牙髓神经可能引发短暂剧痛,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镇痛药物,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需就医。
2. 牙髓压力封药后髓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胀痛,可通过咬合无菌棉球减压,配合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氨酚羟考酮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性疼痛。
3. 炎症反应坏死组织引发局部免疫应答可能加重疼痛,除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外,可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细菌感染风险。
4. 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失活剂敏感度较高,疼痛阈值较低时建议提前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无砷失活剂或采用麻醉下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严格按医嘱时间复诊取出封药,若出现面部肿胀或持续跳痛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