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淋巴癌

淋巴结肿大是什么样的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淋巴结肿大是什么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淋巴结肿大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淋巴结体积增大,质地变硬,可能伴有压痛或活动度降低。主要有感染性肿大、免疫反应性肿大、肿瘤性肿大、代谢性肿大、药物反应性肿大等类型。

1、感染性肿大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常见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局部感染。肿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可伴有红肿热痛。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如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抗病毒治疗。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免疫反应性肿大

免疫反应性肿大常见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疫苗接种后反应。淋巴结质地较韧,多呈对称性分布,可能伴有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免疫抑制剂。日常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观察淋巴结变化。

3、肿瘤性肿大

肿瘤性肿大包括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癌。淋巴结常呈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如石,可融合成团。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包括化疗如环磷酰胺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早期可能仅有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不典型症状,需高度警惕。

4、代谢性肿大

代谢性疾病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可引起淋巴结肿大,多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生长缓慢。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酶替代疗法如伊米苷酶注射液。日常需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

5、药物反应性肿大

部分药物如苯妥英钠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多在用药后2-3周出现。淋巴结轻度肿大,停药后可消退。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和淋巴结情况。

发现淋巴结肿大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增强免疫力。肿大持续超过2周、直径超过2厘米或快速增大时需及时就诊,完善血常规、超声或CT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口腔卫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久才能消

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通常为1-4周,具体时间与病因、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在有效控制原发感染后,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在1-2周内逐渐缩小。例如上呼吸道感染伴随的淋巴结反应,随着炎症消退,淋巴结体积会同步恢复。细菌性扁桃体炎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在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后,通常需要3-5天开始软化缩小。免疫系统正常的患者,轻微外伤或局部皮肤感染引发的淋巴结肿大,多数在7-10天可完全消退。部分特殊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消肿可能持续2-4周,但质地会逐渐变软。结核性淋巴结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8周后,肿大淋巴结才会明显缩小。

建议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肿大淋巴结,保持颈部清洁干燥。急性期可适当冷敷缓解胀痛,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摄入。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4周、直径超过2厘米或伴随发热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肿瘤、自身免疫病等潜在疾病。日常注意口腔卫生,积极治疗龋齿、咽炎等慢性感染灶,有助于预防淋巴结反复肿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