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高血压

青春期出现高血压,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青春期出现高血压,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龚新宇
龚新宇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青春期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青春期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肥胖、盐摄入过量、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熬夜、避免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血压控制。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2、饮食控制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摄入。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有助于钠钾平衡调节血压。

3、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每次30-60分钟。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

4、药物治疗

当非药物措施效果不佳时,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自行调整药量。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变化情况。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体重过快增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妊娠高血压一般出现在多少周

妊娠高血压一般出现在妊娠20周后,实际出现时间受到孕妇基础健康状况、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病史、肥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孕妇基础健康

孕前存在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可能使妊娠高血压提前发生,需加强产前监测。

2、多胎妊娠

双胎或三胎妊娠孕妇激素水平变化更显著,通常在孕16-20周即可能出现血压升高。

3、慢性高血压

孕前已确诊高血压的孕妇,妊娠期血压进一步升高的风险增加,可能早于20周出现症状。

4、肥胖因素

体重指数超过30的孕妇血管负荷增大,妊娠高血压发生时间可能较标准体重孕妇提前2-4周。

建议妊娠期定期监测血压,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及时就医,控制钠盐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