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小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辅助、体位调整、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排出。结石排出速度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患者饮水量及治疗方法有关。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量冲刷尿道,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建议分次饮用温水避免胃肠不适。
2、药物辅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坦索罗辛扩张输尿管,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需注意药物禁忌症。
3、体位调整根据结石位置采取膝胸卧位或倒立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肾盂结石移动,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4、体外碎石对于5-10毫米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将大结石分解为小结石后排出,需评估肾功能及凝血状态。
结石排出期间应避免高草酸饮食,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下段输尿管结石移动,若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
肾结石疼痛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实际时间受到结石大小、位置、是否梗阻以及个体耐受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能引发短暂绞痛,多数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排出;超过6毫米的结石易造成持续梗阻,疼痛可能反复发作数日。
2、梗阻位置输尿管上段结石疼痛多为间歇性,持续4-12小时;下段结石因刺激膀胱三角区,可能引发长达24小时以上的放射性疼痛。
3、继发感染合并尿路感染时会出现持续性胀痛,伴随发热症状,需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和磷霉素氨丁三醇。
4、个体差异痛阈较低者可能对轻微结石移位更敏感,疼痛感知时间延长;既往有结石病史者因输尿管适应性改变,疼痛持续时间可能缩短。
急性发作期间建议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若疼痛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尿发热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