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躯体症状和自杀倾向等。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可能由遗传、环境、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评估。
抑郁症患者常感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悲伤、空虚或无望感,这种情绪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部分患者会描述为“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且这种情绪在早晨加重,傍晚稍缓解。情绪低落可能伴随对日常活动完全失去兴趣,甚至无法从以往喜爱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患者对工作、社交或娱乐活动明显失去兴趣,表现为回避社交、放弃原有爱好,甚至对基本生活自理(如洗漱)感到困难。部分患者会出现情感麻木,对亲人情感反应减弱。兴趣减退常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如工作效率下降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
表现为思考速度减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和决策困难,患者可能感到“脑子转不动”或“记忆变差”。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自我否定,产生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严重时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坚信自己患有绝症或应该受到惩罚。
常见睡眠障碍(早醒或入睡困难)、食欲显著改变(暴食或厌食)、体重波动、慢性疼痛(如头痛或背痛)及持续疲乏感。部分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心慌等自主神经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无法用躯体疾病完全解释,且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反复的死亡念头、自杀计划或自杀尝试,常伴随绝望感和“解脱”幻想。自杀风险高的征兆包括:突然整理个人物品、与亲友告别、获取自杀工具等。此类表现属于 psychiatric emergency,需立即干预。
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瑜伽,饮食上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全谷物摄入。家属应提供非评判性情感支持,避免施压或贬低患者感受。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米氮平片等),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若出现自伤自杀念头,须立即至精神科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