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萎缩性胃炎的食疗方法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萎缩性胃炎的食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晗
刘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萎缩性胃炎可通过饮食调理、营养补充、避免刺激食物、分餐制等方式改善症状。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免疫因素、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理

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减少胃肠负担。避免油炸、腌制、生冷食物刺激胃黏膜。

2、营养补充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缺乏胃酸者可少量食用酸性水果促进消化。

3、避免刺激

严格戒烟戒酒,忌食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过热过烫食物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建议温凉饮食。

4、分餐制

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减轻胃部压力。餐后保持直立位半小时,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日常可适量食用猴头菇、秋葵、南瓜、香蕉等保护胃黏膜的食物,出现消瘦、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婴儿大便干燥怎么办

新生婴儿大便干燥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水分摄入、腹部按摩、使用益生菌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母乳不足、配方奶不当、肠道菌群失衡、先天性肠道问题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不足可能导致婴儿大便干燥,建议母亲增加哺乳次数,每次哺乳时间不少于15分钟。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调配,避免奶粉过浓。

2、增加水分摄入

两次喂奶之间可给婴儿喂少量温开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添加稀释后的果汁。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排尿量,确保水分充足。

3、腹部按摩

家长需在婴儿清醒时,用温暖的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按摩前确保室温适宜,避开喂奶后1小时内进行。

4、使用益生菌

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困难、哭闹不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

若上述方法无效或伴随呕吐、腹胀等症状,家长需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日常可适当增加婴儿活动量,促进胃肠蠕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