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选择合适的时间、正确消毒采血部位、规范操作血糖仪、妥善保存试纸、及时记录检测结果等。

1、选择合适的时间

空腹血糖应在早晨起床后未进食前测量,餐后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随机血糖需避开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后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增加餐前及睡前监测频率。血糖波动大者建议每日监测4-7次,稳定后可减少至每周2-4次。

2、正确消毒采血部位

使用75%酒精棉片消毒指尖侧面,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避免使用碘伏等含碘消毒剂,可能干扰检测结果。采血前可温水洗手或甩臂促进血液循环。轮换选择不同手指采血,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皮肤硬化。

3、规范操作血糖仪

血糖仪需定期用标准液校准,试纸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用完。采血时避免过度挤压手指,第二滴血检测更准确。血液需完全覆盖试纸反应区,血糖仪显示代码需与试纸瓶身代码一致。检测时保持血糖仪平稳,环境温度应在10-40摄氏度之间。

4、妥善保存试纸

试纸应密封避光保存于原装瓶中,取出后立即盖紧瓶盖。避免将试纸存放在浴室等潮湿环境,受潮后检测结果会出现偏差。每次取用试纸时检查有效期及变色情况,过期或变色的试纸禁止使用。旅行时可将试纸分装于密封袋中随身携带。

5、及时记录检测结果

检测后立即记录血糖值、检测时间及当餐饮食内容。使用血糖管理APP或纸质记录本建立连续监测档案。记录时应备注特殊事件如运动、用药、应激等情况。复诊时携带完整记录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参考。

自测血糖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影响检测准确性。采血后按压止血至少1分钟,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检测数值异常时应重复测量确认,持续异常需及时就医。定期对比医院静脉血检测结果校准家用血糖仪,检测前核对试纸有效期并做好血糖仪清洁维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皮质滤泡萎缩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皮质滤泡萎缩可能由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感染因素、免疫异常、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皮质滤泡萎缩通常表现为毛发稀疏、毛囊微小化、皮肤萎缩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 遗传因素

部分皮质滤泡萎缩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毛囊干细胞相关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常表现为早发性毛发脱落,伴随毛囊结构异常。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皮肤科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低强度激光治疗或局部外用米诺地尔酊延缓进展,避免过度牵拉毛发。

2. 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毛囊周期紊乱,引发滤泡萎缩。患者常伴发月经失调、体重增加等症状。需通过血清激素检测确诊,治疗原发病同时可配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调节免疫,或螺内酯片抗雄激素治疗。

3. 感染因素

长期头皮真菌感染如黄癣、细菌性毛囊炎等可破坏毛囊结构,导致永久性萎缩。典型表现为局部红肿、脓疱及瘢痕性脱发。确诊需进行真菌镜检或细菌培养,急性期可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抗真菌,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细菌感染。

4. 免疫异常

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攻击毛囊上皮细胞,造成淋巴细胞浸润性萎缩。特征性表现为紫红色丘疹伴萎缩性白斑。皮肤活检可明确诊断,轻症可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免疫抑制,重症需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系统治疗。

5. 药物刺激

长期使用化疗药物、维A酸制剂或含汞化妆品可能导致毛囊毒性损伤。常见用药史后出现弥漫性脱发,毛囊口闭塞。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修复毛囊,辅以胱氨酸片促进角蛋白合成。

日常需避免过度烫染、拉扯头发,保持头皮清洁但不过度清洗。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锌、铁、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牡蛎、动物肝脏、全谷物等。出现持续脱发或头皮异常时应尽早就诊,通过皮肤镜、病理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个体化方案,不可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