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肝硬化与肝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疾病性质、病理变化及预后,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癌则是肝脏恶性肿瘤。
1. 疾病性质肝硬化是肝细胞广泛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的终末期病变,肝癌为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恶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
2. 病理基础肝硬化以弥漫性肝损伤和再生结节为特征,肝癌表现为异常细胞克隆性增殖伴侵袭转移能力。
3. 临床表现肝硬化多出现门脉高压、肝功能减退症状,肝癌常表现为肝区疼痛、消瘦及甲胎蛋白显著升高。
4. 治疗方向肝硬化需抗纤维化及并发症管理,肝癌需手术切除、靶向治疗或肝移植等肿瘤根治性治疗。
定期超声检查和肝功能监测有助于早期鉴别,肝硬化患者应每6个月筛查肝癌标志物。
检查肝功能前一天不可以喝酒。饮酒会影响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准确性,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干扰医生对肝脏真实状态的判断。
1、指标干扰酒精代谢会直接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数值,48小时内饮酒可能使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2-4倍,造成肝功能异常的假象。
2、代谢负担肝脏需要集中代谢酒精产物乙醛,此时检测无法反映基础肝功能状态,尤其对乙肝携带者等高风险人群可能掩盖真实病情。
3、血管影响酒精会扩张毛细血管,增加采血时皮下出血概率,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淤青或血肿等采样并发症。
4、结果延误若因饮酒导致结果异常,通常需要戒酒3-7天后重新检测,既增加医疗开支又延误疾病诊断时机。
建议检查前3天保持清淡饮食并严格禁酒,空腹8-12小时抽血,避免剧烈运动或熬夜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