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更年期尿路感染的用药有什么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更年期尿路感染的用药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更年期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菌药物,配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缓解症状。

1、左氧氟沙星

作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多数尿路感染致病菌有效,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头孢克肟

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过敏体质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磷霉素氨丁三醇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起效,对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病原体有效,宜空腹服用以增强吸收。

4、碳酸氢钠

辅助用药可碱化尿液减轻排尿灼痛感,长期使用需警惕电解质紊乱,高血压患者慎用。

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建议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憋尿,出现血尿或发热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主要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肾小球高滤过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衰竭期。

1、高滤过期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超过正常值,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肾脏体积增大,此期病理改变为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

2、间歇蛋白尿期

尿白蛋白排泄率间歇性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血压可能开始升高,此期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早期。

3、持续蛋白尿期

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血压明显升高,此期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4、大量蛋白尿期

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出现明显水肿和低蛋白血症,此期病理改变为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血压可延缓病情进展,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肾功能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