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还需要打石膏吗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还需要打石膏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是否需要打石膏取决于骨折的类型、手术固定的情况以及患者的恢复阶段。术后通过石膏可以进一步保护手术区域,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打石膏。医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1、决定打石膏的常见原因
踝关节骨折后,医生通常通过内固定手术如螺钉、钢板等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已提供足够的固定,就不再需要额外的石膏固定。但如果骨折区域承受较大压力、软组织渗血肿胀较严重,或是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保护,医生可能会建议术后应用石膏。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恢复较慢或无法完全避免负重行为的患者,也可能建议暂时使用石膏。
2、恢复阶段中的作用
石膏在术后早期起到了防止关节活动和减少移位风险的作用,尤其是在软组织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石膏限制活动可以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例如,在术后2-4周内,石膏可提供有效保护,防止不必要的脚踝扭动。但进入后期康复阶段后,通常通过拆除石膏,为患者制定功能性恢复的物理治疗方案,逐步恢复脚踝活动度。
3、不使用石膏的情况
并非所有踝关节骨折术后都会打石膏。当现代手术器材如钛合金固定装置本身已经提供足够稳定性时,医生可能直接选择术后佩戴功能性护具代替石膏,这种护具能在保护关节的同时允许患者进行部分负重活动,从而避免因石膏固定引起的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4、护理建议及注意事项
无论是否使用石膏,患者都需要遵守医生的康复建议。若使用石膏,应留意脚趾是否肿胀发紫、持续疼痛,避免石膏受潮。定期复查以观察骨折愈合程度。若无需石膏固定,应听从医生安排的功能锻炼逐步恢复运动,以避免长期固定导致肌肉以及关节功能的减退。
手术后是否需要打石膏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术后表现和体质综合判断。而对于患者来说,无论选择哪种恢复方式,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评估是确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的关键。建议在术后复查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术后计划并严格执行,以获得最佳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鼠标手是怎么回事

鼠标手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重复性使用手腕或手指引起的损伤,导致腕管部位的神经或肌腱受到压迫或炎症,从而出现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通过调整工作习惯、佩戴护具以及物理治疗,症状通常可以缓解。严重者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1、原因分析 鼠标手,又称腕管综合征,常见于长期使用键盘鼠标或进行其他需要手部重复动作的人群,具体原因包括: 外部环境因素:长时间保持手腕悬空,或者在不适当的姿势下使用电脑,给手腕施加过多局部压力,直接损伤腕部组织。 生理因素:一些人天生腕部通道较窄,容易因神经受到压迫而诱发症状。 病理因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神经压迫和炎症的风险。 2、如何处理和缓解鼠标手 改进日常习惯: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手腕姿势,避免长时间不休息。使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键盘和鼠标,避免局部压力集中。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按摩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不适。专业的理疗师还可以针对腕部提供深度的肌肉松解和拉伸建议。 护具使用:佩戴腕部支撑带或护腕,限制腕关节的不稳定活动,减轻局部神经压力。 药物治疗:对于明显的炎症和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镇痛剂。 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医生会建议进行腕管减压手术,通过松解腕横韧带来减轻神经压迫。这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手术,成功率较高。 3、预防措施 平时多进行手腕和手指的拉伸训练,例如时常旋转手腕、握拳伸展动作。定期使用热敷和冰敷维持手部肌肉和肌腱的健康状态。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将高频双手操作切换为语音或触屏模式,减少鼠标键盘的使用频率。 鼠标手本质上是由过度使用和不规范姿势引发的慢性损伤,早期调整习惯、使用保护设备大多能有效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尽快咨询专业寻找更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