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区别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武恩翠
武恩翠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技师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主要区别在于麻醉的作用部位、给药方式以及适用情况,两者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硬膜外麻醉主要作用于硬膜外隙,而腰麻则作用于蛛网膜下腔。选择哪种麻醉方式取决于手术类型、患者具体情况和麻醉医生的评估。
1、作用部位不同
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隙,这是位于椎管内但硬膜以外的空间,因此药物只对硬膜外的神经产生作用。腰麻则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即脑脊液所在的空间,对脊神经直接产生作用,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药效更快但作用时间较短。
2、给药方式和置管差异
硬膜外麻醉常使用软管置入硬膜外隙进行药物注射,优势在于可以反复给药来延长麻醉时间。腰麻则通常采用单次穿刺注射,简单迅速,但无法持续供药,这也是腰麻时间较短的原因之一。
3、适用情况不同
硬膜外麻醉常用于分娩镇痛、长时间手术以及术后镇痛,因其可以追加药物控制时间。腰麻多用于下腹部、下肢的短时间手术,例如剖宫产、髋关节置换等,相对恢复较快,适合有急诊需求的患者。
麻醉方式的选择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性质等综合判断。无论选择哪种麻醉方式,都需要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和监护,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上吐下泻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上吐下泻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常见的止泻药物,能够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减少腹泻次数。其常用剂量为每次3克,每日3次,用温水冲服。蒙脱石散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均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2、口服补液盐:上吐下泻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能够补充丢失的钠、钾等电解质,预防脱水。建议每次腹泻后服用200-250毫升,分多次饮用,直至症状缓解。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补液盐的使用尤为重要。 3、益生菌: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对消化不良或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建议每日服用1-2次,连续使用1-2周。 4、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是常用的一种,其剂量为每日10-15毫克/公斤,分2-3次服用,疗程通常为5-7天。使用前需咨询避免滥用。 5、抗生素:细菌性腹泻如沙门氏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和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剂量为每次400毫克,每日2次;阿莫西林剂量为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耐药性产生。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适当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高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