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血压恢复正常后通常不能自行停药,需由医生评估后逐步调整用药方案。血压达标可能是药物控制的结果,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或波动。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疾病已治愈而擅自停药。但原发性高血压多为终身性疾病,药物仅能控制而非根治。贸然停用降压药可能引发血压反跳性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临床常见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均需长期规律服用,即使血压稳定也需维持治疗剂量。医生可能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在血压持续达标数月后谨慎减少药量,而非完全停用。
少数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病因治疗后血压可能真正恢复正常。如肾上腺瘤切除后醛固酮水平下降,或肾动脉支架置入改善肾缺血时,经医生确认后可考虑停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分娩后血压逐渐回落,多数可在产后数周内遵医嘱减停药物。这些特殊情况均需严格随访监测,避免自行判断。
建议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记录,复诊时携带完整用药日志供医生参考。调整用药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菠菜等食物。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体位性低血压,运动时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项目。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血压波动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恢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