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孩子出现打鼾可能是小儿腺样体肥大,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小儿腺样体肥大通常由腺样体组织增生导致,常伴随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若打鼾频繁或伴随睡眠呼吸暂停,需及时就医评估。
1、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鼾的常见原因,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过度增生可能阻塞呼吸道。患儿可能出现夜间打鼾、睡眠不安、白天嗜睡等症状。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长期用口呼吸或出现听力下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或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手术切除腺样体。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鼻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引发打鼾。患儿常伴频繁喷嚏、鼻痒及清水样鼻涕。家长需注意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卧室湿度适宜。
3、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与腺样体肥大常合并存在,会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患儿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反复咽喉感染。家长需关注孩子有无进食缓慢或发音含糊。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控制感染,严重时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4、肥胖因素
超重儿童颈部脂肪堆积可能压迫气道,引发打鼾。家长需监测孩子体重指数,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每日保证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跳绳等,有助于改善通气功能。
5、鼻中隔偏曲
先天性或外伤性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单侧鼻腔通气受限,引发睡眠打鼾。患儿可能长期单侧鼻塞或反复鼻出血。轻度偏曲可尝试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严重结构性异常需手术矫正。
家长应记录孩子打鼾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仰卧位睡眠。保持卧室通风良好,定期更换床品减少尘螨。若打鼾伴随呼吸暂停、夜间惊醒或生长发育迟缓,需尽快至耳鼻喉科就诊。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当增加三文鱼、蛋黄等食物,有助于呼吸道黏膜健康。
儿童体温37.3摄氏度属于正常体温上限,通常不算发烧。儿童正常腋温范围为36-37.3摄氏度,耳温或肛温可能略高0.3-0.5摄氏度。体温受活动、穿衣厚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需结合儿童精神状态综合判断。
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剧烈运动、哭闹、进食后或穿盖过多可能导致短暂体温升高至37.3-37.5摄氏度,安静休息15-30分钟后复测多可恢复正常。若伴随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咳嗽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性疾病早期表现。持续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或波动上升时,应考虑测量误差排除后按发热处理。
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儿童,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时需擦干汗液并夹紧5分钟,耳温枪需对准鼓膜测量。不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以防破碎风险。若体温持续高于37.5摄氏度或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