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腰椎结核和肾结核患者需注意抗结核治疗规范、营养支持、症状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腰椎结核可导致脊柱破坏和神经损伤,肾结核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指标。
1、规范用药
腰椎结核和肾结核需长期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患者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否则易导致结核菌耐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需每月监测肝肾功能。若出现皮肤黄染、关节痛或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营养补充
结核病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贫血者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避免饮酒及高嘌呤饮食,以防加重药物性肝损伤或诱发痛风。消瘦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
3、活动管理
腰椎结核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负重和剧烈扭转。稳定期可佩戴支具逐步恢复活动,但禁止弯腰搬重物。肾结核患者应保持适度饮水,每日尿量维持在1500毫升以上,但合并肾积水时需控制饮水量。两类患者均需避免劳累,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4、症状监测
腰椎结核需观察下肢肌力、排尿排便功能,警惕脊髓压迫症;肾结核应注意尿频尿痛是否加重、有无血尿或腰部肿块。每日测量体温,若持续低热或盗汗需考虑结核活动。服药期间出现皮疹、发热等超敏反应,或耳鸣、眩晕等前庭毒性表现时,需立即联系主治医师。
5、隔离防护
活动性肾结核患者排尿后需消毒马桶,痰涂片阳性的腰椎结核合并肺结核者应单独居住,佩戴口罩并妥善处理痰液。家庭成员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患者居所要保持通风,被褥定期暴晒。治疗满2周后传染性通常消失,但全程治疗需6-9个月,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腰椎结核和肾结核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脊柱MRI或泌尿系CT,评估病灶吸收情况。肾结核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腰椎结核要关注脊柱稳定性。饮食上可增加乳制品和坚果补充钙质,预防抗结核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保持乐观心态,加入病友互助组织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出现新发疼痛、排尿困难或无法缓解的发热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