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主要与肌瘤大小、生长速度、症状严重程度、生育需求等因素有关。
1. 肌瘤大小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此时建议手术切除。
2. 生长速度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即使未达5厘米也需考虑手术干预。
3. 症状程度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严重痛经等症状明显者,无论肌瘤大小都应评估手术必要性。
4. 生育需求备孕女性若肌瘤影响宫腔形态或位于黏膜下,即使小于5厘米也可能需要先行处理。
建议定期妇科检查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方案。
子宫肌瘤手术后可能出现盆腔感染、术后出血、脏器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多数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预防。
1、盆腔感染手术创面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热、下腹疼痛,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引流处理。
2、术后出血术中血管处理不当或凝血异常可能导致腹腔内出血,血红蛋白下降需输血,必要时二次手术止血。
3、脏器损伤膀胱或肠道在分离粘连时可能受损,出现尿瘘或肠瘘,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修补手术或保守治疗。
4、深静脉血栓术后卧床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需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配合弹力袜预防。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出现持续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