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补牙后牙齿疼痛可能由牙齿敏感、充填材料刺激、牙髓炎症、继发龋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脱敏治疗、调整咬合、根管治疗、重新充填等方式缓解。
1. 牙齿敏感:补牙过程中切削牙体可能造成短暂性敏感,表现为冷热刺激痛。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使用脱敏牙膏可缓解症状,若持续超过两周需复查。
2. 充填材料刺激:树脂材料固化收缩或银汞合金传导温度可能刺激牙髓。表现为咬合不适或自发隐痛,需医生调整充填体高度或更换材料,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解。
3. 牙髓炎症:深龋未彻底去腐或操作刺激可能引发牙髓炎,出现夜间剧痛、放射性痛。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配合头孢克洛、甲硝唑、洛索洛芬钠控制炎症。
4. 继发龋齿: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侵入,表现为进食嵌塞痛或牙龈肿胀。需去除旧充填体后重新修补,严重者需嵌体修复,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预防。
补牙后1-2天轻微疼痛属正常现象,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肿胀发热,应及时复诊检查。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接面。
堵完牙一般需要2-4小时才能进食,实际时间受到填充材料类型、牙齿位置、个体恢复差异、饮食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填充材料复合树脂类材料固化较快,通常2小时后可进食;银汞合金需更长时间完全硬化,建议等待24小时后再咀嚼硬物。
2. 牙齿位置前牙区填充后恢复较快,2小时可进食软食;后磨牙承受较大咬合力,建议4小时后再逐步恢复饮食。
3. 个体差异唾液分泌量多者材料固化速度可能减慢,儿童新陈代谢快可适当缩短等待时间,糖尿病患者需延长至4-6小时。
4. 饮食选择初期应避免粘性食物和极端温度饮食,建议从温凉流质开始,24小时内勿用患侧咀嚼坚果等硬物。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吸烟饮酒,保持口腔清洁,若出现填充物脱落或持续敏感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