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婴儿惊厥什么时候消失?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惊厥什么时候消失?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儿惊厥通常在1-5分钟内自行停止,多数由高热或良性家族性惊厥引起,少数可能与癫痫等疾病相关。若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

婴儿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高热惊厥占多数,体温骤升时易诱发,表现为四肢抽搐、意识短暂丧失,发作后通常无后遗症。良性家族性惊厥具有遗传倾向,发作时间短且不伴随发热,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这两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发作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即可。部分婴儿因低血糖、低钙血症或脑损伤出现惊厥,需针对原发病干预。

少数婴儿惊厥由癫痫综合征引起,如婴儿痉挛症或Dravet综合征,发作形式多样且频繁,可能伴随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畸形或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惊厥常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需通过脑电图、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这类情况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等。

家长发现婴儿惊厥时应记录发作时间与表现,避免强行约束肢体或喂食。发作结束后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温度稳定。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定期儿童保健随访可早期发现发育异常,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能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烧不退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高烧不退伴随尿失禁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并发症、前列腺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或膀胱炎可能导致高热和排尿失控。病原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时,除体温超过39℃外,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中段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感染控制后体温和排尿功能多可恢复。

2、神经系统病变

脑膜炎或脊髓损伤会影响排尿中枢调控。颅内感染引起的持续高热可能伴随意识障碍,脊髓病变多伴有下肢感觉异常。需通过腰椎穿刺或核磁共振确诊。治疗包括注射用甘露醇降低颅压,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同时需导尿处理尿失禁。神经功能恢复后症状可改善。

3、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出现顽固性高热和神经源性膀胱。血糖值超过16.7mmol/L时,患者可能出现深大呼吸伴果味口臭。需立即静脉补液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同时留置导尿管。血糖稳定后需长期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

4、前列腺疾病

老年男性急性前列腺炎或增生可能导致尿潴留继发感染。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大前列腺伴压痛。治疗需联合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严重尿潴留需导尿。慢性患者可长期服用普适泰片改善症状。

5、药物因素

某些抗胆碱能药物或镇静剂可能干扰膀胱功能。如服用盐酸苯海索片可能出现口干与尿潴留,奥氮平片可能导致体温调节紊乱。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改善排尿症状。

出现高热伴尿失禁时应卧床休息,保持会阴清洁,记录24小时出入量。选择宽松棉质内衣,每日饮水1500-2000ml但夜间限水。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避免使用含酒精的退热贴。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预防褥疮。所有患者均需尽快到急诊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尿培养、影像学等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