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手伸直肘关节疼痛可能与肌腱炎、骨关节炎、韧带损伤、神经压迫、滑囊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手术松解等方式缓解。
1、肌腱炎
长期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肘关节可能导致伸肌总腱或屈肌总腱发生无菌性炎症。典型表现为肘关节外侧或内侧疼痛,伸直时加重,可伴有局部压痛和轻度肿胀。急性期需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
2、骨关节炎
肘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会引发伸直受限和活动时疼痛,晨起可能出现短暂僵硬。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治疗需减少负重活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功能,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严重者需考虑关节镜清理术。
3、韧带损伤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或外侧副韧带扭伤后,伸直动作会牵拉受损韧带产生锐痛,常伴有淤青和关节不稳。急性期应冰敷并佩戴护肘固定,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配合微波理疗。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术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
4、神经压迫
尺神经在肘管处受压时,伸直肘关节可能诱发小指麻木和刺痛感,夜间症状加重。肌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压迫可尝试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改变肘部支撑习惯;严重卡压需行尺神经前置术解除压迫,术后避免长时间屈肘动作。
5、滑囊炎
鹰嘴滑囊因摩擦或感染发炎时,肘后会出现局限性肿痛,伸直时压力增大使疼痛加剧。需穿刺抽液并化验区分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细菌性滑囊炎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滑囊切除术。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和重复性肘部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使用护肘分散压力。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关节变形、无力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或肌电图检查。恢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力,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控制训练强度。
肘关节粘连医生手法松解通常需要5-10分钟,具体时间与粘连程度、患者耐受性及操作方式有关。
肘关节粘连松解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关节活动受限情况逐步施加外力。轻度粘连可能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松解,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屈伸角度轻度减小,关节囊挛缩较轻。中度粘连可能需要7-8分钟,此时可能伴随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化,需配合热敷或局部麻醉。重度粘连松解可能持续10分钟以上,常见于骨折术后长期制动者,松解时可能听到组织撕裂声,需分次渐进操作避免暴力损伤。松解后需立即冰敷减轻肿胀,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主动屈伸训练维持效果。整个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
松解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活动,可佩戴护肘限制过度屈伸。每日进行3-4次温水浸泡,水温保持在40℃左右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康复训练初期以无痛范围内的被动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训练前后配合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治疗。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软组织修复。若松解后出现持续红肿热痛或活动度反弹性下降,应及时复诊排除关节腔积血或再粘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