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小儿惊吓可通过安抚情绪、调整环境、补充营养、中医推拿等方式缓解。惊吓反应多由突发生理刺激、感官超负荷、微量元素缺乏、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引起。
1、安抚情绪家长需用温和语调轻声安抚,避免高声训斥,可配合拥抱等肢体接触。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七星茶颗粒、琥珀抱龙丸、保婴丹等安神中成药。
2、调整环境家长需减少强光、噪音等刺激源,保持室温适宜,睡眠时使用小夜灯。持续哭闹伴随发热需警惕病毒性脑炎,表现为嗜睡、喷射性呕吐。
3、补充营养缺钙缺锌可能加重神经敏感度,家长可适当增加乳制品、蛋黄、瘦肉摄入。伴随抽搐需排除癫痫,脑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
4、中医推拿揉按小天心、清肝经等穴位有助镇静安神。若长期夜惊伴发育迟缓,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日常避免突然的声响刺激,建立规律作息,哺乳期母亲可适量食用莲子、小米等宁心食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
新生儿呼吸重可通过调整体位、清理鼻腔、保持环境舒适、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呼吸重通常由生理性因素、鼻腔阻塞、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将新生儿头部垫高15度左右,避免平躺压迫气道。生理性呼吸急促多与体位不当有关,无须特殊治疗。
2、清理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鼻腔阻塞是常见诱因,需家长每日检查鼻腔清洁度。
3、保持环境维持室温24-26摄氏度,湿度50%-60%,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环境干燥或污染可能导致黏膜充血。
4、就医评估如伴随发热、口唇发绀等症状,可能与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有关,需完善胸片检查,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地奈德雾化液等药物。
家长需每日记录呼吸频率,避免包裹过紧,喂养时注意防止呛奶。持续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