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可能引起消瘦,主要与胃黏膜萎缩、消化功能下降、营养吸收障碍、食欲减退以及伴随疾病等因素有关。
1、胃黏膜萎缩: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变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长期影响营养吸收,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并少量多餐。
2、消化功能下降:胃黏膜损伤会影响食物的初步消化,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吸收不足,进而引起消瘦。可通过补充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每次1-2粒,随餐服用,改善消化功能。
3、营养吸收障碍:萎缩性胃炎可能导致维生素B12、铁等微量营养素吸收不足,引发贫血和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消瘦。建议定期检查血常规,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月1次,每次1mg和铁剂如硫酸亚铁片,每日1次,每次300mg。
4、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减少食物摄入量,进而引起体重减轻。可通过心理疏导和饮食调节,如增加食物种类和色香味,改善食欲。
5、伴随疾病:萎缩性胃炎可能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溃疡等疾病,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障碍和营养吸收障碍,导致消瘦。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连续14天根除幽门螺杆菌。
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牛奶、绿叶蔬菜等,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轻度活动,促进消化功能恢复。若体重持续下降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