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药物性肝损伤怎么办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药物性肝损伤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药物性肝损伤可通过停用可疑药物、保肝治疗、营养支持、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住院治疗等方式处理。药物性肝损伤通常由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中草药等药物引起。

1、停用可疑药物

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是首要措施。患者应详细回忆近期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中草药制剂。医生会根据用药时间与肝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合药物肝毒性特征进行判断。对于必须继续使用的治疗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替代药物。

2、保肝治疗

临床常用保肝药物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中和自由基,多烯磷脂酰胆碱能修复肝细胞膜,甘草酸制剂具有抗炎作用。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不可自行购买服用。保肝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

3、营养支持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有助于肝细胞修复。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促进代谢,但需避免过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饮食宜清淡,控制脂肪摄入,禁酒。严重食欲减退者可考虑短期肠内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和氨基酸。

4、定期监测肝功能

每周检测血清ALT、AST、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损伤进展。对于重症患者需每日监测凝血功能、血氨等指标。肝功能持续异常者应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排除胆汁淤积等情况。所有检测结果需由专科医生解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必要时住院治疗

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严重表现时需立即住院。重症药物性肝损伤可能需人工肝支持治疗,极少数情况下要考虑肝移植。住院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恢复期应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避免再次使用同类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日常饮食注意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可适量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物质。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中断随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表面抗体300多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300多提示体内存在高水平保护性抗体,通常表明既往接种疫苗成功或自然感染后康复,抗体数值越高保护力越强。

1.疫苗应答

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有效免疫应答,抗体水平超过10mIU/ml即具保护作用,300mIU/ml属于强阳性反应。

2.既往感染

曾感染乙肝病毒但已清除,康复后产生的抗体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300mIU/ml显示免疫记忆良好。

3.母婴抗体

新生儿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可能呈现高数值,但此类被动抗体会在6-12个月内逐渐消失。

4.检测误差

不同试剂盒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建议结合乙肝五项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必要时复查确认。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若无其他异常指标无须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