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大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消炎止痛等方式缓解。
1. 龋齿:牙齿表面被细菌腐蚀形成龋洞,冷热刺激或食物嵌塞时疼痛明显。轻度龋齿可通过树脂充填修复,中重度需根管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
2. 牙髓炎: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牙髓感染,表现为自发性跳痛或夜间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牙髓,急性期可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3. 牙周炎: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伴随牙龈出血和咀嚼无力。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局部冲洗,可使用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含漱液、盐酸多西环素片。
4. 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周围软组织发炎导致张口受限和放射性疼痛。急性期需冠周冲洗引流,炎症消退后建议拔除智齿,必要时服用罗红霉素胶囊、洛索洛芬钠片、奥硝唑胶囊。
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坚硬食物,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口腔,疼痛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
阻生智齿未萌出时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拔除,是否需要拔牙主要与智齿位置、邻牙影响、炎症发作频率及影像学评估有关。
1、智齿位置:完全骨埋伏且远离邻牙的智齿可暂观察,定期拍摄口腔全景片监测位置变化。
2、邻牙影响:若影像显示智齿挤压第二磨牙牙根或导致邻牙龋坏,即使未萌出也建议预防性拔除。
3、炎症风险:反复发生冠周炎或囊肿的阻生智齿,无论是否萌出均需手术干预,避免感染扩散。
4、影像评估:通过锥形束CT判断智齿与下颌神经管关系,高位阻生且无症状者可暂缓处理。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