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艾滋病可通过HIV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抗原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方式确诊。艾滋病通常由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输入污染血液等原因引起。
1、检测方法HIV抗体检测是主要筛查手段,窗口期后检测结果准确;核酸检测可早期发现感染,适用于窗口期检测;抗原检测可发现早期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用于评估免疫功能。
2、高危行为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等性传播途径;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职业暴露如医务人员针刺伤;1998年前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者需特别注意。
3、临床表现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类流感症状;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艾滋病期会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机会性感染等典型表现。
4、预防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共用注射器;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可降低新生儿感染概率。
出现高危行为或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进行专业检测,日常应保持安全性行为并避免血液暴露风险。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通常需要2-4周才能通过检测查出,实际窗口期长短受到检测方法、个体免疫状态、病毒载量高低、暴露后阻断用药等因素影响。
1、检测方法第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窗口期约14-21天,核酸检测可将窗口期缩短至7-14天,第三代抗体检测需21-28天。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抗体产生延迟,可能延长窗口期;免疫系统活跃者产生抗体更快,窗口期相对缩短。
3、病毒载量高剂量暴露者病毒复制更快,更早达到可检测水平;低剂量暴露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积累足够检测靶标。
4、阻断用药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延长窗口期,需在用药结束后4周再检测。
建议发生高危暴露后立即进行基线检测,并在窗口期结束后复查,期间避免发生血液和体液接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