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麻醉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麻醉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高,并发症严重,需要进行手术前的风险评估,肺A高压的并发症,主要是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麻醉方式的选择,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都是可行的。但见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全麻风险是较高的,因此要尽量避免全身麻醉,可能的采取的就是神经阻滞,神经干的阻滞麻醉。手术当中要严密的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积极的对症处理,预防低血压的发生,以及非动脉高压危象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需要多学科会诊制定救治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什么?

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输胆固醇至外周组织细胞,但水平过高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1、胆固醇运输: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胆固醇的主要载体,负责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细胞,供细胞膜构建、激素合成等生理活动使用。其表面载脂蛋白B-100可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完成胆固醇的精准递送。

2、血管风险因素:

当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过量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内皮,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逐渐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3、氧化修饰危害:

血管内氧自由基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变异蛋白更易被血管壁摄取,同时会刺激炎症因子释放,加速动脉内膜损伤和斑块不稳定。

4、代谢调控指标:

临床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评估脂代谢状态。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理想水平应低于3.4mmol/L,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者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

5、靶向干预方向: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可促进受体回收,二者均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

建议通过定期血脂检测监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日常饮食选择橄榄油、深海鱼等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吸烟者需戒烟,肥胖者应控制体重至BMI<24。已确诊心脑血管疾病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降脂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