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乙肝病人家属需注意避免血液体液接触、督促规范治疗、接种疫苗及定期体检。主要防护措施包括个人卫生隔离、生活用品专用、环境消毒和健康监测。
1、接触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伤口分泌物,处理污染物品时戴手套,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微量出血的物品须严格分开使用。
2、疫苗接种所有未感染家属应完成乙肝疫苗三针全程接种,表面抗体阴性者需加强免疫,医务人员或长期照护者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3、用品隔离患者餐具、毛巾、寝具应单独清洗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被血液污染的衣物,卫生间坐便器定期用消毒液擦拭。
4、医疗监督督促患者按时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陪同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出现黄疸或乏力症状及时就医。
家属需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患者衣物建议60℃以上高温洗涤,家庭常备医用酒精和碘伏等消毒用品。
狂犬病毒潜伏期一般为5天到数年,实际时间受到感染部位、病毒载量、免疫状态、暴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近的伤口,潜伏期越短。头面部咬伤潜伏期可短至5-7天,下肢咬伤可能长达数月。
2、病毒载量:暴露时侵入体内的病毒数量直接影响潜伏期。深度咬伤或大面积伤口接触带毒唾液会显著缩短潜伏期。
3、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潜伏期可能缩短。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通常早于健康成年人。
4、暴露程度:未及时规范处理伤口会加速病毒扩散。彻底清洗消毒伤口并接种疫苗可延长甚至阻断潜伏期进展。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前往犬伤门诊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