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哮喘合并肺气肿的后期治疗主要包括长期药物控制、呼吸康复训练、氧疗支持及定期随访评估,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1、药物控制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急性发作时可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呼吸康复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法等改善通气效率,配合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增强呼吸肌耐力,每周至少进行3次系统性训练。
3、氧疗支持静息血氧饱和度低于88%或活动后明显下降者需长期家庭氧疗,每日吸氧时间超过15小时可延缓肺功能恶化,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监测氧流量。
4、定期评估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与胸部CT,监测FEV1下降速率,出现频繁急性发作或合并肺动脉高压时需考虑介入治疗。
日常需避免烟雾刺激,保持室内湿度40%-60%,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营养方面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与维生素D。
新生儿过敏性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食物过敏、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鼻腔护理、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父母有过敏史的新生儿患病概率较高,建议家长记录家族过敏史并告知医生,临床常用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2、环境刺激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要诱因,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寝具,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
3、食物过敏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鼻塞伴湿疹,建议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必要时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预防发作。
4、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可能加重鼻黏膜敏感状态,患儿会出现打喷嚏伴流清涕,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免疫调节剂。
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食用海鲜坚果等高风险致敏食物,注意观察新生儿鼻部症状变化,出现持续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