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食管气管瘘是食管与气管之间的异常通道,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食管癌、长期气管插管等因素引起。
1、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与气管分隔不全导致,多见于新生儿,表现为进食呛咳、反复肺部感染,需手术修复瘘管。
2、医源性损伤长期气管插管或食管手术可能造成管壁损伤,形成瘘管,需通过内镜下支架置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3、恶性肿瘤食管癌或肺癌浸润破坏管壁结构,常伴随吞咽困难、消瘦,需结合放化疗和覆膜支架治疗。
4、感染炎症结核、纵隔炎等慢性炎症侵蚀管壁,可能引起瘘管形成,需抗感染治疗联合营养支持。
患者应选择糊状食物避免误吸,保持半卧位进食,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瘘口变化。
胃肠型感冒发热可通过补液治疗、对症退热、调节饮食、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胃肠型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合并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对症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退热药物。
3、调节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食。
4、药物干预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胃肠症状明显时可配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患病期间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充足休息。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