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血栓与栓塞的症状区别主要在于形成机制和临床表现,血栓是血管内形成的血凝块,栓塞是血栓或其他物质脱落阻塞远端血管。血栓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栓塞多突发于肺动脉、脑动脉等,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偏瘫等急性缺血症状。
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部位皮肤可出现发红、皮温升高,严重时出现浅静脉扩张。动脉血栓多表现为肢体突发疼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和麻痹,如冠状动脉血栓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血栓形成相对缓慢,症状逐渐加重。
栓塞症状通常突然发生,程度较重。肺动脉栓塞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脑动脉栓塞引起突发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肢体动脉栓塞出现剧烈疼痛、苍白、无脉、麻木和运动障碍。栓塞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阻塞血管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往往比血栓症状更急更重。
血栓是栓塞的主要来源,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栓塞。两者症状可能重叠,但栓塞通常起病更急骤。血栓形成前可能有血流缓慢、血管损伤等前驱表现,而栓塞往往无明确先兆。
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便血,很快出现腹膜炎表现。视网膜动脉栓塞引起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肾动脉栓塞导致腰痛、血尿、高血压。这些特殊部位栓塞症状具有高度特异性,需紧急处理。
血栓可能表现为慢性过程,如下肢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长期肿胀、色素沉着。栓塞多为急性事件,但反复小栓塞可导致慢性病变,如反复肺栓塞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两者在病史采集和症状演变过程上有明显差异。
出现疑似血栓或栓塞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血栓脱落。日常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长期卧床者需进行下肢活动预防静脉血栓。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保持适当饮水量有助于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