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70%肝脏切除后多数情况下可以再生。肝脏再生能力较强,主要与剩余肝组织功能、营养状况、基础疾病、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1、剩余肝组织:剩余健康肝细胞数量充足时再生速度较快,通常术后3-6个月可恢复大部分功能。
2、营养状况: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充足有助于肝细胞分裂,术后需保证每日热量与蛋白质需求。
3、基础疾病:合并肝硬化或脂肪肝等疾病可能延缓再生进程,需控制原发病并监测肝功能指标。
4、术后护理:避免饮酒、规范用药及定期复查可促进再生,术后1年内需每3个月进行影像学评估。
建议术后遵医嘱进行高蛋白饮食并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直至肝功能稳定。
肝硬化30年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严格戒酒并避免高脂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可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腹水。
2、药物治疗: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配合呋塞米利尿剂缓解腹水,乳果糖改善肝性脑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血氨水平。
3、并发症管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进行套扎术预防出血,顽固性腹水需腹腔穿刺引流,肝性脑病发作时须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
4、肝移植评估:当出现Child-Pugh C级或MELD评分超过15分时需评估移植指征,术前需筛查肝癌并控制感染灶,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
建议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急症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食用南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