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 生活急救

高渗性脱水有哪些预防措施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高渗性脱水有哪些预防措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蒙岭
蒙岭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高渗性脱水即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纳,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当缺水多于缺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一向细胞外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最终可导致脑细胞缺水引起脑功能障碍。高渗性脱水的病因有摄水量不足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患者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第二就是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室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包括单纯吸水和失水多于失纳即丧失低渗性液体两种情况,因此,高渗性脱水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于纠正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脾脏破裂的处理原则

脾脏破裂需立即就医,处理原则主要包括紧急止血、手术修复或切除、术后监测及并发症预防。

脾脏破裂多由外伤导致,如车祸、高处坠落或暴力撞击,也可能因脾脏肿大疾病自发破裂。患者常表现为左上腹剧痛、失血性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脉搏细速。急诊处理首要目标是稳定生命体征,通过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低血容量,同时影像学检查明确破裂程度。对于轻度包膜下血肿或浅表裂伤,可尝试保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持续心电监护、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及腹部超声。但多数情况下需手术干预,根据损伤程度选择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或全脾切除术,术中优先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异体输血需求。术后重点监测腹腔感染、血栓形成及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风险,需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感染。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脾脏破裂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终身警惕发热等感染征象。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纠正贫血。术后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接触性运动,6个月后经评估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脾切除患者需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就医时主动告知脾脏缺失状态。家属应学会识别腹痛加剧、高热寒战等紧急情况,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