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烤瓷牙疼痛可能由牙髓炎、牙周炎、咬合异常、粘接剂刺激或继发龋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咬合、药物治疗、根管治疗、更换粘接剂或重新修复等方式缓解。
1、牙髓炎
烤瓷牙制备过程中可能损伤牙髓神经,或原有龋坏未彻底清除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自发性阵痛、冷热刺激敏感,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需进行牙髓活力测试,确诊后可选择根管治疗,配合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急性疼痛。
2、牙周炎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易堆积菌斑,引发牙龈红肿出血和咀嚼隐痛。可能伴随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需拆除不良修复体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
3、咬合异常
烤瓷牙冠高度不当会导致创伤性咬合,长期可能引发牙周膜水肿或根尖炎症。表现为咬物时尖锐疼痛,可见修复体表面明显磨耗点。需使用咬合纸检查早接触点,通过调磨修复体或制作咬合垫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4、粘接剂刺激
部分患者对树脂粘接剂中的甲基丙烯酸酯成分过敏,或粘接剂残留压迫牙龈。表现为修复体周围持续胀痛,牙龈呈现苍白色。需拆除冠体清除多余粘接剂,更换为玻璃离子类低敏材料重新粘固。
5、继发龋齿
修复体边缘微渗漏导致基牙再次龋坏,深龋接近牙髓时产生冷热刺激痛。需通过X线片检查龋坏范围,去除腐质后视情况选择复合树脂充填或嵌体修复,严重者需进行根管治疗。
出现烤瓷牙疼痛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禁止用患牙咀嚼硬物。日常使用软毛牙刷清洁修复体边缘,配合牙线及冲牙器维持口腔卫生。修复后1周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潜在问题。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牙龈肿胀、牙齿松动,需立即复诊排除根尖周病变。
智齿属于第三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恒牙,通常在17-25岁生长。
1、位置与数量
智齿位于上下颌牙列最末端,多数人共有4颗,但部分人可能先天缺失1-3颗。其萌出位置常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阻生或错位,可能斜向、水平或倒置生长。
2、进化特征
作为人类咀嚼器官退化的遗留结构,智齿在现代饮食精细化背景下逐渐失去功能意义。约35%人群存在智齿先天缺失现象,这与颌骨发育缩小相关。
3、临床问题
阻生智齿易引发冠周炎、邻牙龋坏或牙列拥挤。典型症状包括牙龈肿痛、张口受限、放射性头痛等。临床常用口腔全景片评估智齿生长角度与牙根形态。
4、处理原则
无症状正位智齿可保留观察,但需加强清洁。对于反复发炎、囊肿形成或正畸需要的阻生智齿,建议手术拔除。拔牙时机以18-25岁牙根未完全形成为佳。
5、术后护理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但须严格遵循口腔外科医嘱。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智齿问题的关键,建议使用牙线清洁磨牙区,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牙龈反复肿胀或咀嚼不适,应及时就诊评估智齿状态,避免引发颌骨囊肿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