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儿童腹股沟疝气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腹股沟疝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剑
曹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腹股沟斜疝一经诊断,应及时救治。救治计划应根据疝的再次发生程度、儿童的年龄和病情来确认。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的儿童可以通过疝气区实施保守救治和压制救治。这需要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以防止精索在腹股沟管内受压,这会干扰随后的生育能力。对于6个月以上或病情较重的儿童,建议实施外科救治。可以决定微创手术实施外科救治。需要强调的是平时可以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等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阑尾炎外科补液注意事项

小儿阑尾炎外科补液可通过监测电解质、控制补液速度、调整补液成分、预防感染、观察尿量等方式进行。小儿阑尾炎可能与感染、阑尾腔阻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 1、监测电解质:小儿阑尾炎手术后,电解质平衡易受影响,需定期监测血钾、血钠等指标,避免低钾血症或高钠血症。补液时可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液,维持电解质稳定。 2、控制补液速度:补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过慢则可能影响术后恢复。一般建议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婴幼儿每小时补液量控制在5-10ml/kg,学龄儿童可适当增加。 3、调整补液成分:术后早期以晶体液为主,如0.9%氯化钠注射液,后期可适量补充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以提高血容量。避免使用高糖溶液,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4、预防感染:补液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导管相关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预防术后感染。 5、观察尿量:尿量是评估补液效果的重要指标,术后应每小时记录尿量,保持尿量在1-2ml/kg/h。若尿量过少,需调整补液量或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0.5mg/kg静脉注射。 术后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食物。适当活动有助于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确保病情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