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子宫内膜癌三期治愈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范围、治疗方案选择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规范治疗下五年生存率约为40%-60%。
1、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腺癌预后较好,中低分化肿瘤易发生浸润转移。病理分级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放化疗敏感性,低分化者需强化辅助治疗。
2、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阳性者生存率下降约30%,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提示预后更差。术中系统淋巴结清扫能改善局部控制率。
3、治疗方案标准治疗包括全面分期手术联合术后放疗,铂类化疗药物如卡铂、顺铂可提高晚期患者生存获益,靶向药物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
4、个体差异合并糖尿病或肥胖患者预后较差,年轻患者对治疗耐受性更佳。维持正常体重指数和规律随访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
建议在妇科肿瘤专科规范治疗,术后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注意均衡营养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
早期前列腺癌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B超检查前列腺癌的准确性主要与肿瘤大小、位置、设备分辨率以及医生经验等因素有关。
1、肿瘤大小直径超过5毫米的肿瘤通常能被高频B超检出,微小病灶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
2、肿瘤位置外周带肿瘤较中央带更易被B超识别,靠近尿道的病灶可能被尿液伪影干扰。
3、设备分辨率经直肠高频超声探头分辨率可达毫米级,腹部B超对早期病灶检出率相对较低。
4、医生经验超声医师对前列腺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图像解读准确性。
建议5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合直肠指诊和磁共振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日常注意观察排尿异常症状,发现血尿或骨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