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怎么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瓣膜结构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轻度狭窄可使用普萘洛尔、地高辛、呋塞米等药物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适用于无法立即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变化。

2、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扩张狭窄部位,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单纯性膜性狭窄,介入治疗需评估瓣膜形态及狭窄程度。

3、外科手术:

主动脉瓣下狭窄切除术可彻底解除梗阻,适用于复杂型狭窄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手术方式根据病变程度选择瓣膜修复或置换。

4、定期随访:

术后需长期随访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及左心室肥厚情况,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控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法洛四联症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法洛四联症手术需注意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规范、术后监护及长期随访。手术风险与患儿年龄、畸形严重程度、手术团队经验等因素相关。

1、术前评估

需完善心脏超声、心导管检查明确解剖畸形,评估肺动脉发育情况。血红蛋白过高者需提前进行血液稀释,避免术中血栓风险。

2、术中操作

重点纠正室间隔缺损、解除右室流出道梗阻,重建肺动脉瓣功能。需注意传导系统保护,避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

3、术后监护

密切监测循环功能、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机械通气期间需警惕肺动脉高压危象,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长期随访

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残余分流及肺动脉发育情况,评估运动耐量。部分患者可能需二次手术干预肺动脉瓣反流或心律失常治疗。

术后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限制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和心脏康复训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