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怎么医治,心肌缺血要注意保养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肌缺血怎么医治,心肌缺血要注意保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肌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心肌缺血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mg、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0.5mg、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20mg。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血流、降低血脂。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是改善心肌缺血的重要措施。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酒精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3、饮食调节: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以及富含抗氧化剂的水果如蓝莓、草莓。
4、运动锻炼: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避免过度劳累。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心肌缺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些手术旨在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心肌缺血患者应注重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如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便秘型高血压是什么

便秘型高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便秘型高血压通常由长期便秘、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长期便秘:长期便秘会导致腹压增加,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引发高血压。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便秘和高血压的风险。减少盐分摄入,选择低脂饮食,多喝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3、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减缓肠道蠕动,加重便秘,同时影响血压控制。建议每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促进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 4、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肠道功能和血压调节。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有助于改善便秘和高血压。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便秘,进而影响血压。若怀疑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便秘型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燕麦、红薯、菠菜等。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1.5-2升,避免久坐,保持规律运动,如每天步行30分钟。同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乳果糖口服溶液10ml/次,每日2次、聚乙二醇4000散10g/次,每日1次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