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小儿糖尿病是怎么得的呢怎么治疗好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糖尿病是怎么得的呢怎么治疗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病毒感染、肥胖、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管理、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小儿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患有糖尿病会增加子女患病概率。患儿可能携带易感基因,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这类患儿需定期监测血糖,家长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若确诊为1型糖尿病,需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糖。

2、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患儿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可通过检测胰岛自身抗体确诊。治疗需长期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家长需学会正确注射方法并记录血糖变化。

3、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能诱发胰岛细胞损伤。患儿在感染后可能出现突发性高血糖,伴随乏力、恶心等症状。急性期需住院治疗,使用常规人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恢复期家长需加强营养支持,避免再次感染。

4、肥胖因素

超重儿童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表现为黑棘皮病、食欲亢进等症状。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增加有氧运动。若血糖控制不佳,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等口服降糖药,家长需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

5、环境因素

孕期营养不良或接触化学污染物可能影响胎儿胰腺发育。这类患儿多在学龄期发病,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治疗需制定个体化方案,结合胰岛素治疗与营养补充。家长需为患儿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小儿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科学饮食计划,每日定时定量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鼓励进行游泳、骑车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家长需掌握低血糖识别与处理方法,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定期复查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长期治疗。注意避免患儿单独外出或剧烈运动,预防意外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清总胆固醇高怎么办

血清总胆固醇高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血清总胆固醇高通常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蔬菜等。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内,饱和脂肪酸控制在10%以内。 2、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脂代谢。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10-20mg/日、瑞舒伐他汀5-10mg/日、辛伐他汀20-40mg/日。对于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可联合使用依折麦布10mg/日或PCSK9抑制剂。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测,监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5、心理疏导:长期高胆固醇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放松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运动方面,结合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2次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护理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