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一受冷就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下降、鼻黏膜防御功能减弱、病毒活跃度增加、基础疾病影响、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加强保暖、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接种疫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免疫力下降
寒冷环境可能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导致呼吸道对病毒抵抗力降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或维生素D制剂,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2、鼻黏膜防御功能减弱
冷空气刺激会使鼻黏膜血管收缩,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慢。外出时可佩戴口罩保暖,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反复发作可咨询医生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3、病毒活跃度增加
低温环境下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存活时间延长。冬季需注意室内通风,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流感季前可接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进行预防。
4、基础疾病影响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患者受冷后更易继发感染。这类人群需规范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氯雷他定片控制过敏,急性发作时按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
5、营养缺乏
蛋白质或锌元素摄入不足会影响黏膜修复能力。日常可增加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缺锌者可适量食用牡蛎或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但需避免过量补充。
寒冷季节应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饮食上保证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和200-350克水果,适量补充坚果和全谷物。坚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采用分层穿衣法便于调节体温。原有呼吸系统疾病者需定期复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鼻涕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