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病的特殊体征a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病的特殊体征a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萌萌
张萌萌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它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和出血倾向,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通常,登革热病的特殊体征有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消化道症状等。
1、发热:患者通常会经历持续性的高热,体温可能达到39-40℃,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这种高热是身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
2、全身肌肉酸痛:由于白细胞增多,患者常常感到全身肌肉酸痛。可以想象成身体在打仗,肌肉就像疲惫的战士,感到酸痛。
3、皮疹: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常见于四肢和躯干,呈现为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并伴有瘙痒感。它们就像蚊虫叮咬后的痕迹,但更为广泛。
4、淋巴结肿大:在疾病早期,颈部淋巴结可能肿大,随后腋窝和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这是因为淋巴系统在努力对抗感染。
5、消化道症状:登革热病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就像胃肠道在打翻江山,无法正常工作。
6、其他体征: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出现头痛和嗜睡。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和牙龈出血。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登革热病,建议尽快前往医院的感染科进行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来确认病情。在确诊后,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或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记住,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能够有效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保持警觉,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腺导管发炎怎么治疗

乳腺导管发炎可通过热敷、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免疫力低下、导管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适用于早期轻度乳腺导管发炎,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使用40-45℃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时需避开乳头区域,避免烫伤皮肤。若出现皮肤破损或化脓需停止热敷。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导管发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3、中药调理

乳腺导管发炎可配合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调理。常用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草药煎服,或使用金黄散外敷。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寒凉性中药,孕妇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4、穿刺引流

形成脓肿的乳腺导管发炎需进行穿刺引流。在超声引导下用细针抽出脓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穿刺后需保持引流口清洁,定期换药。该操作创伤较小,但可能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需密切观察。

5、手术切开引流

脓肿范围较大或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时需手术切开。在麻醉下做放射状切口充分引流脓腔,术后放置引流条。手术可能影响哺乳功能,需在医生评估后实施。术后需每日消毒换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乳腺导管发炎患者应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避免穿过紧内衣,减少局部压迫。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需及时就医,哺乳期妇女治疗期间可咨询医生调整喂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