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热衰竭是重症中暑吗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热衰竭是重症中暑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热衰竭属于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大多是在高温环境下失液过多导致的血管过度扩张引起的以循环衰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灼热、头痛、头晕、口渴、胸闷、面色苍白、脉细弱等虚脱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发生抽搐、昏迷等症状。发生热衰竭以后需要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防止血压降低;同时,积极采取降温治疗,可以用凉水擦洗全身,或者用冰袋敷在身体大血管部位,抬高腿部,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及时吸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

经常中暑可能由环境因素、身体状态、生活习惯、疾病影响、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中暑可通过调整环境、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防护、治疗相关疾病、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和治疗。 1、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是中暑的主要原因。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或密闭高温环境中,身体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选择阴凉通风处活动,使用遮阳伞或帽子防晒。 2、身体状态:体质虚弱、脱水或疲劳状态下,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更容易中暑。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高温环境,适当休息有助于预防中暑。 3、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会降低身体的耐热能力。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中暑风险。 4、疾病影响: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会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增加中暑的可能性。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遵医嘱用药,有助于降低中暑风险。 5、药物作用:部分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身体的水分代谢或体温调节,增加中暑风险。服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中暑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运动时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段,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高温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