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小脑出血患者反复呕吐可能由颅内压增高、脑干受压、前庭神经刺激、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需紧急处理出血灶并控制并发症。
1、颅内压增高出血导致后颅窝压力升高,刺激呕吐中枢。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伴头痛,需降低颅内压治疗,可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2、脑干受压血肿压迫延髓呕吐反射区,引发顽固性呕吐。常伴随意识障碍和眼球震颤,需手术清除血肿,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昂丹司琼注射液。
3、前庭神经刺激小脑出血影响前庭小脑通路,导致眩晕性呕吐。表现为呕吐与体位变动相关,可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地芬尼多片、倍他司汀注射液。
4、胃肠功能紊乱应激反应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非喷射性呕吐。需禁食胃肠减压,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患者应绝对卧床,头部保持中立位,呕吐时及时清理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出血稳定后可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小中风一般住院治疗7-14天能好,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康复进度、基础疾病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轻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仅需3-5天观察,大面积脑梗死可能需2周以上住院治疗。
2、并发症:合并肺部感染或吞咽困难需延长住院时间,通常增加3-7天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
3、康复速度:肢体功能恢复快的患者可提前出院,遗留运动障碍者需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
4、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者需调整用药方案,可能延长住院周期3-5天。
出院后应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坚持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