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窦性心律是指心脏由窦房结主导的正常节律,属于健康的心电活动表现。
1、生理基础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是心脏天然的起搏点,通过规律发放电脉冲控制心肌收缩。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节律整齐,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恒定。
2、与异常心律区别
区别于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等异位节律,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和传导路径具有特征性。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律不齐时,虽仍属窦性起源,但需评估是否存在发热、甲亢或药物影响等诱因。
3、临床意义
体检报告显示窦性心律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若合并心悸、晕厥等症状,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有关,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表现为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此时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进一步评估。
4、影响因素
呼吸运动、体位改变可引发轻度窦性心律不齐,青少年多见。咖啡因、酒精摄入或情绪激动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速,而运动员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多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5、检查验证
常规心电图是判断窦性心律的金标准,必要时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疑似窦房结病变者,可能需做阿托品试验或食管调搏等电生理检查,排除窦房结功能不全。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窦性心律,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饮品。若体检发现窦性心律伴明显不适症状,建议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评估心脏传导功能。日常监测脉搏节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但无需对单纯窦性心律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