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呼吸机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呼吸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需要用呼吸机的情况主要包括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枢性呼吸抑制等。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通过早期识别、急救治疗和专业护理来应对。
1、严重缺氧:当患者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疾病导致肺组织损伤,血氧供应不足时,需要呼吸机辅助维持氧气供给。针对这类问题,需及时提高吸氧浓度,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氧合作用。常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但若病情加重,通常需改用有创呼吸机。
2、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或哮喘危象时,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低血氧或高二氧化碳血症,这种情况呼吸机可帮助减轻呼吸肌负担并排出过多二氧化碳。选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常可控制病情;若无改善,则需要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
3、中枢性呼吸抑制:脑出血、颅脑损伤或药物过量时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受损,表现为呼吸浅慢甚至停止。此时呼吸机可维持基础生命体征,并为脑部疾病治疗争取时间。
4、手术及麻醉过程中辅助呼吸:某些外科手术当患者因麻醉或肌肉松弛药的使用导致呼吸抑制,也需临时借助呼吸机来维持通气功能。
改善呼吸功能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医疗资源。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日常护理和定期随访同样重要。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或常规治疗无效,切勿拖延,应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呼吸支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感冒引起的脑炎严重吗

感冒引起的脑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由病毒感染扩散至脑部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感冒引起的脑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继发细菌感染、基础疾病、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感冒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可能通过血液或神经途径扩散至脑部,引发脑炎。治疗上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75mg口服,每日两次或阿昔洛韦10mg/k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同时监测病情变化。 2、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感冒期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病毒更容易侵袭脑部。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方式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可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肽1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3、继发细菌感染:感冒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导致脑炎。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2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或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冒后更易发展为脑炎。治疗需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抗病毒和抗炎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减轻脑部炎症。 5、环境因素:寒冷、潮湿、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重感冒症状,增加脑炎风险。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污染物,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或佩戴口罩。 感冒引起的脑炎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是关键。日常护理中,建议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也能促进身体恢复。若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