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冰敷、抬高患肢、药物镇痛、石膏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消肿。肱骨髁上骨折通常由跌倒时手掌撑地、直接暴力撞击、骨骼发育异常、运动损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
1、冰敷
骨折后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敷时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皮肤苍白或麻木需立即停止。
2、抬高患肢
用枕头将患儿前臂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夜间睡眠时可用吊带悬吊固定,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家长需定时检查手指血运,防止过度抬高影响动脉供血。
3、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这些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肿胀和疼痛。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
4、石膏固定
经骨科医生手法复位后,采用长臂石膏托固定4-6周。石膏需保持干燥清洁,家长每日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有无压红,手指能否正常活动。若石膏过紧或出现异常气味,需及时返院调整。
5、康复训练
拆除石膏后逐步进行肘关节被动-主动活动训练,如握拳练习、钟摆运动、桌面滑动等。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水疗、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避免暴力牵拉。
骨折后2周内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多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绿叶蔬菜。肿胀消退期可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6个月内避免参加对抗性运动。夜间睡眠时仍建议保持患肢抬高姿势,若发现手指青紫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