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主要由尿液浓缩、饮食结构失衡、尿路感染及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腰部绞痛、血尿等,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
1、尿液浓缩饮水不足或出汗过多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减少浓茶咖啡摄入。
2、高草酸饮食过量食用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
3、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导致尿液酸碱度改变,磷酸铵镁结石风险增高。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枸橼酸钾调节尿液酸碱度。
4、甲状旁腺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升高引起高钙尿症,易形成磷酸钙结石。需治疗原发病,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钙释放,必要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适量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
泌尿系统结石进行超声检查通常无须空腹,但检查肾盂或输尿管上段时建议空腹8小时以提高准确性。
1、检查部位:膀胱及下段输尿管检查无须空腹,充盈膀胱更利于观察;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检查需空腹避免肠气干扰。
2、结石类型:肾结石检查受胃肠内容物影响较大需空腹,膀胱结石检查前需饮水憋尿使膀胱充盈形成声窗。
3、设备差异:普通超声检查肾结石建议空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时可适当放宽饮食限制但仍需控制进食量。
4、特殊情况:急诊结石检查可不空腹,但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合并胃肠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空腹时间。
检查前1天避免产气食物,穿着宽松衣物,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便于医生对比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