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巨大儿容易得黄疸吗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巨大儿容易得黄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巨大儿确实比正常体重婴儿更容易出现黄疸。巨大儿通常指出生体重超过4000克的婴儿,其发生黄疸的概率较高,主要与红细胞破坏增多、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等因素有关。

巨大儿在母体内可能因胎盘功能旺盛导致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这些多余的红细胞会迅速破坏,释放大量胆红素。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尚未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容易造成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巨大儿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产伤,导致皮下血肿,红细胞破坏后也会增加胆红素来源。部分巨大儿存在喂养困难问题,摄入不足会导致胆红素排泄减少。

少数情况下,巨大儿黄疸可能与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等病理因素相关。这类黄疸往往出现时间更早、程度更重,需要医疗干预。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巨大儿,其肝脏成熟度可能延迟,黄疸持续时间可能延长。

家长应密切观察巨大儿的皮肤黄染情况,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若发现黄疸进展快、范围广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胆红素水平采取光疗、药物治疗等措施,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日常护理中,适当增加喂奶频率,避免脱水,有助于降低黄疸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功能性便秘该怎么治疗怎么调理

功能性便秘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促进、药物辅助、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改善。功能性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不足、饮水过少、肠道动力不足、排便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火龙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1500毫升。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2、运动促进

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可刺激肠道蠕动。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重复进行,帮助促进肠动力。

3、药物辅助

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渗透性泻药可遵医嘱使用。药物通过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

4、生物反馈

针对盆底肌协调障碍患者,通过仪器训练纠正排便时肌肉异常收缩。需在专业机构重复进行10-15次疗程。

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抑制便意。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建议及时消化内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