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耳温枪测量38.9摄氏度属于发热,是否需要服用退烧药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患者年龄判断。退烧药使用需考虑发热原因、伴随症状、基础疾病等因素。
1. 评估症状观察是否伴有寒战、头痛、精神萎靡等不适症状,若症状明显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婴幼儿出现嗜睡、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 年龄因素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超过38摄氏度必须立即就医。儿童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剂型,成人可选择片剂或胶囊。
3. 基础疾病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患者使用退烧药需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4. 发热原因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可对症处理,若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5摄氏度需排查流感、肺炎等疾病可能。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包裹。服用退烧药后若体温未降或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小孩偶尔流鼻血可能与空气干燥、鼻腔损伤、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压迫、鼻腔保湿、抗过敏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缓解。
1. 空气干燥干燥环境导致鼻黏膜脆弱易破裂。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
2. 鼻腔损伤挖鼻或外力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家长需修剪孩子指甲,制止抠鼻行为,出血时让孩子低头按压鼻翼5分钟。
3. 过敏性鼻炎炎症反应使鼻黏膜充血水肿。可能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有关,常伴喷嚏鼻塞。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孟鲁司特钠颗粒。
4. 鼻中隔偏曲先天或外伤导致的鼻腔结构异常。可能合并反复鼻塞、头痛,需耳鼻喉科评估,严重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日常可多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出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单次出血超过15分钟或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